系列活动

科技创新与自然博物馆可持续发展论坛

地点: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 时间:6月5日至6月6日

主办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

承办单位:国家自然博物馆

支持单位:中关村国际会展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国家自然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
6月5日 下午
14:00-14:20 论坛开幕式致辞
14:20-16:50 主旨演讲环节

《太阳和人类的家》

汪景琇 中国科学院院士

《自然博物馆——让科学与公众相遇》

多里特·沃伦尼茨(Dorit Wolenitz) 国际博协自然史专委会主任

《从锦上添花到不可或缺——自然历史博物馆在发展变化的世界中扮演的角色》

翰内斯·福格尔(Johannes Vogel) 德国柏林自然博物馆馆长

《打造变革时代博物致知场景》

郭哲 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

道格拉斯·格尔(Douglas Gurr) 英国自然博物馆馆长

《动物王国中的伪装与欺骗》

尼古拉·克莱顿(Nicola Clayton) 剑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

《自然科学博物馆展览陈列方式的演变与发展趋势》

孟庆金 国家自然博物馆首席科学家

《馆藏的重要性——芬兰自然博物馆如何推动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

保拉·坎卡安佩(Paula Kankaanpää) 芬兰自然博物馆馆长

《博物馆驱动社会经济发展——以肯尼亚国家博物馆为例》

玛丽·吉昆古(Mary Gikungu) 肯尼亚博物馆总馆长

17:00-17:50 圆桌对话

主持:程东红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名誉理事长

对话嘉宾:

马里奥·塔代伊(Mario Taddei) 意大利达芬奇研究院院长

马蒂·萨赫拉(Matti Sahla) 芬兰生物多样性信息机构主任

玛利亚·皮埃森特(Maria Piacente)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高级副馆长

克里斯托弗·齐拉斯(Kristoffer Szilas) 丹麦自然博物馆岩石学馆长、副教授

6月6日 上午
9:00-11:20 主旨演讲环节

《满足当下与未来观众需求——博物馆领域关键趋势》

玛利亚·皮埃森特(Maria Piacente)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高级副馆长

《浙江自然博物院科普探索与实践》

吴明克 浙江自然博物院党委书记、馆长

《科教协同 共育未来:自然资源场馆在“双减”背景下的教育担当》

李倩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馆长

《从远古到未来——自贡恐龙博物馆科普传播的创新实践与探索》

曾小芸 自贡恐龙博物馆馆长

《展陈空间里的科学对话——让知识从“展品”走向“共鸣”》

徐莉 河南自然博物馆馆长

《家校馆协同共育视域下的自然博物馆教育》

王世雯 国家自然博物馆党委副书记

《自然博物馆展陈设计的转型之路——从藏品殿堂到全民探索空间》

吴亚生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院长、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际创意设计学院创始院长

6月6日下午
14:00-15:50 主旨演讲环节

《达·芬奇与古代中国的渊源》

马里奥·塔代伊(Mario Taddei) 意大利达芬奇研究院院长

《互鉴 共创——中国园林的生态智慧与文化传播》

杨秀娟 中国园林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

《科学传播有效性探究——基于自然博物馆的策略》

李中原 吉林省自然博物馆馆长

《自然博物馆——生物多样性信息的专业权威机构》

马蒂·萨赫拉(Matti Sahla) 芬兰生物多样性信息机构主任

《让馆藏“活”起来——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科普教育与科学传播实践》

苏涛 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馆长

《高校博物馆科学传播路径探索》

张勇 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馆长

15:50-16:00 闭幕